第521章 催妆(上)
作者:深渊老宅   重拾2006最新章节     
    第522章 催妆(上)
    “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去做。”
    帮着包玉明搭建起酒店餐饮部的框架之后,周岩开始忙自己的事情,确切地说,是个人终身大事。
    回到东阳第四天的早晨,周岩开车载着小叔两口子回到了周家岭。
    按照周岩老家的传统,一对男女确定了婚姻关系之后,结婚之前,有一件要紧事:催妆。
    催妆,顾名思义,催嫁妆:催问婚期,双方敲定彩礼和嫁妆。
    “催妆”,一般都是由男方的叔伯长辈带着男方,到女方家敲定的,之所以排除了男方父母,是因为“催妆”涉及到彩礼问题,避免双方父母直接见面,留下缓和的余地。
    周岩这边“催妆”理论上的最佳人选是周岩的大伯,只不过双方都不差钱,只需要周岩的小叔出马就可以了。
    回到家,周岩老爹已经沏好了茶。
    坐下之后周正河笑嘻嘻地端起茶杯,放到嘴边,轻轻地吹了吹,笑着问:“三哥,给你儿子准备了多少彩礼?”
    “彩礼?”周正海面带惬意,?了一眼正在一旁侍弄茶壶的周岩,“这得问你大侄子,彩礼可是他自己准备的!”
    “周总……”一旁的小婶子笑着凑到了跟前,“准备了多少彩礼?”
    正在倒水的周岩,停下了手里的活计,抬头看了一眼窗外的蓝天,回道:“碧海蓝天一半的股份……”
    听到周岩的“报价”,周老爹倒是没什么反应,而十分清楚碧海蓝天项目总造价的周正河,眼睛瞪得大大的,似乎是被吓坏了。
    “三哥,这……”
    周老爹只是笑笑,没有回答。
    而周正河琢磨了一阵子,也回过神来:“小秦是独生女?”
    “你脑子转得倒挺快的,”周老爹笑着端起了茶杯,“既然彩礼送了跟没送一样,还不如大方点,里子面子都撑起来……”
    “对了,老四,”周老爹放下了手里的被子,眼巴巴地盯着周正河,“明天你陪你大侄子一起去送催妆吧!”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    虽然周正河结婚前层跟着家里的长辈一起送过催妆,可那已经是十多年之前的事儿了,眼下送催妆需要带多少东西,是什么“行情”,周正河不太清楚……
    作为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,周老爹周正海见自家兄弟皱起了眉头,自然清楚兄弟为难的源头,笑着道:“礼品已经准备好了,明天你只管跟石头一起去老秦家就可以了……”
    “对了,”周老爹瞅了一眼正在一旁伺候的周岩,“石头,你毛笔字不错,呆会儿写张礼单……”
    作为村里的“首富”,“周正海儿子”的婚礼受到了村里大多数人的广泛关注。
    在亲生好友圈子里,周岩的名头可能比自家老爹的名头大,而在村里就不一样了,上了三年高中、五年大学之后,村里人对周岩的印象,已经从“石头”,变成“周正海儿子”了。
    周岩和小叔周正河在家里坐下还不到一个小时,左邻右舍的邻居就登门了。
    “石头,听说你明天要去你丈人家送催妆,都准备了啥礼物?”
    刚回家的周岩怎么可能知道自家老爹准备了什么,只得干笑了两声,向自家老爹投去了求助的目光。
    “正海?”
    “六十六刀五花,两箱烟,十箱酒。”
    “刀”是东阳地区特殊的计量单位,肥猪身上完整的肋排五花,三指宽为一刀。
    而六十六刀,差不多得放倒三四头肥猪。
    “正海,这回可下血本了!”左邻右舍的都被周老爹的豪气给镇住了。
    “石头,听说你老丈人在东阳开饭店,跟你要了多少彩礼?”
    “十万挑一……”
    中国人比较含蓄,女方跟男方讨要彩礼的时候了,称呼自然比较含蓄:“万紫千红一片绿”,一万张五块,一千张一百,一片五十元大钞;“三斤三两”,三斤三两百元大钞;“万里挑一”,一万零一……
    当然,大多数时候,“一动不动”汽车房子,是基本配置……
    周围的一群人听到周正海十分轻松地报出十万彩礼,都有点心塞:虽然尽两年村里家家户户的收入都提高了,存款上十万不成问题,可要加上“一动不动”,就有点困难了。
    一整个上午,周岩和周爹都是在“答疑解惑”中度过的。
    午休过后,周老爹将周岩从床上拉起来,将“七星刀”递了过去:“自己的催装礼,自己准备!”
    “我还以为你提前准备好了呢!”
    “提前宰好?”周老爹瞪了儿子一眼,“冷冻起来,再解冻?你也不怕丢人?”
    周岩只得接过刀套,捆在腰上,跟在老爹身后出了门。
    结果还没有到猪舍门口,爷俩又被围了起来。
    “四叔,麻烦你给留个猪头!”
    “正海,给来二十斤排骨!”
    “一副下水!”
    周老爹被缠得有点不耐烦了:“下午只宰四头猪,五花你们不用想了,明天有用,剩下的肘子和猪蹄儿已经有人预订了……”
    说完,周老爹扒拉开人群,回头招呼了一下几个本家的侄子:“还傻站着干嘛,过来帮忙……”
    四头肥猪,逐一摁倒,放血之后再解开。
    周岩这边刚接完,周老爹已经将需要的五花、肘子和猪蹄儿给挑走了;周岩几个堂哥,跟在周老弟身后,“顺”走了猪头、排骨和下水。
    等周老爹回房间里取了电子秤回来,桌上剩下的猪肉,都被周围的一群邻居给用手指远远地占下了……
    周岩将刀扔给老爹,自己则悄悄地站到一旁,轻轻地碰了碰小叔:“咱们村今年和去年的收成不错呀,怎么这时候……”
    “你没听说吗,最近在闹猪流感,很多养猪场春天都没上崽儿猪,四月中旬,猪肉都上天了……”
    “怪不得呢!”
    “要不是你小叔我工资还可以,年初的时候我就打算回来养猪了……”
    只是十几分钟的功夫,剩下的将近三百多公斤猪肉,就被周围看热闹的村名给一扫而光。
    “爸,我记得去年村里不是有很多人都建养猪场了吗?”
    “卫生条件不达标,”周老爹的脸上写满了得意,“上个月那波疫情的时候,咱家的猪一点都没事儿,村里其他十几户的小猪仔,都瘟死了……”
    一旁正在喝酒的小叔,看向周老爹的眼神里,充满了敬佩。
    负责端茶倒酒的周岩,倒没好意思揭破自家老爹:家里猪舍的卫生和防疫,都是安心商城的技术人员帮着搞定的。
    “对了,”说着说着,周老爹突然转过头看着周岩,“这都送催妆了,婚礼的时间差不多也该定下来了吧?”